深化对“三个根本问题”的认识

作者: 时间:2017-07-12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  罗宏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回答好“为谁办大学、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什么要管、管什么、怎么管”等三个根本问题。

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高校建设的根本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切实按照“四个坚持”的要求,深化对“为谁办大学、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认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一是坚持政治方向。能否办好大学,方向是第一位的。必须将把握办学方向作为党领导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工作,切实把好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把好学科和科研人才的政治方向,把好国际交流合作的政治立场。我们既要千方百计推进国际合作,以宽广的视野和务实的精神,充分借鉴先进办学经验、引进优质智力资源、快速提升高校的办学实力,又要构筑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的“防火墙”,维护国家教育主权和政治安全;既要千方百计引进海外人才,又要使留学归国人员尽快实现“再本土化”,使更多外籍教师成为知华友华人士;既要通过引进国外大学课程体系、聘请高水平外籍专家学者授课等方式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又要制定严格的教材选用管理规定,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选用进行政治把关。

  二是坚持彰显特色。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中国特色。没有自己的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才算是一流大学呢?上海大学的老校长钱伟长先生曾指出,能解决上海的问题,就是国内一流;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就是世界一流。衡量中国大学是否有特色,要看能否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建立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知识体系;能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能否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三是坚持文化担当。涂又光先生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国所办的大学应该办成“在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in China),还是“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of China)?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的”大学应该是坚守并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大学。对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来说,文化的自觉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我们应当自觉地从自身的文化传统切入,寻找制度创新的生长点,进而发展出不同于西方大学的新制度、新模式。需要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并传播先进的外来文化,创造并培育引领时代的新型文化,倡导科学民主、淡泊名利,摒弃急功近利、小农意识,破除论资排辈、门户之见,构建一流的文化高地。需要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尽管经济社会发展赋予高校不少使命和功能,但高校的根本还是培养人才,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不断深化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认识,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是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构建协同育人的“立交桥”。目前,一些高校思政课“大水漫灌”多,“精准滴灌”少,有意义但没意思,讲者乏味,听者更难走心,学生出勤率和抬头率都不高。如何改进和加强思政课建设,核心在于解决“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的问题。要继续把思政课作为“铸魂工程”来建设,让思政课不仅“色香味形”俱佳,还要冒着“热气”与学生见面,这样学生才愿意上、喜欢听。上海大学“大国方略”系列课,“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中央的高度关注。挖掘梳理形式教育和非形式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元素”,落实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职工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唱响“课程思政”协奏曲。

  二是推动“知识传授”向“人格塑造”转变,画好共同理想的“同心圆”。注重实践育人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虚功实做的一条重要经验,但应当看到,实践教学薄弱尚未根本解决,一些实践活动声势浩大,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欠佳,雨过地皮不湿。因此,我们要重视专业实践,大力开拓社会实践资源,主动挖掘部门、院所、企业优势资源,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建立社会实践学分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重视劳动实践,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道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要重视志愿服务和社会考察,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鼓励大学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三是推动网络思政由“最大变量”向“最大增量”转变,打造提升活力的“新引擎”。人在哪里,思政工作阵地就在哪里,工作重点就在哪里。现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有人说大学生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不上网。因此,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要整合好网络教育资源,探索“互联网+思政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把我们要讲的道理、情理,把我们要讲的现实、事实,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要营造网络生态“好气候”,打造培育一支“接地气、有话语权”的学生“意见领袖”队伍,鼓励学生利用所学正面发声、理性思辨,唱响网上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要把推动网上舆论引导和网下思政工作结合起来,既会“键对键”,又能“面对面”。

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各方面

  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我们要切实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不断深化对“为什么要管、管什么、怎么管”的认识,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新模式。

  一是坚持思想建党。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一大创造,加强思想建党,目前最为紧要的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教育师生、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合力育人优势,实现由单纯的“灌输教育”向“灌输”与“传播”互补的教育模式转换;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针对人生成长各阶段需要完成的人生任务,实现由“非梯度教育”向“梯度教育”与人生各阶段对理想信念“梯度需求”相结合的模式转换;切实改进教育培训体系和培训方式,实现由单纯的国家无偿供给教育资源向国家供给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模式转换。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理论研究优势,开展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项目式研究,从学理上提供支撑,在经验上进行集成,形成一批拿得出手、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能发挥作用的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理论贡献。要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紧紧抓在手上,旗帜鲜明地批判那些公开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潮与言论,在多元、多样、多变中立主导和把方向,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决不能出现意识形态领域的偏差失误,绝不给错误思潮和论调以任何舞台。

  二是坚持制度建党。制度建党是思想建党的深化、发展和巩固。落实制度建党的要求,首要的是抓好关键制度,即在学校层面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保证所有“三重一大”事项都经过党委集体讨论决策,又积极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在院系层面完善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确保院系党组织发挥思想引领、参与决策、推动改革、用人导向、监督保证等方面的政治核心作用。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切实加强制度的废、改、立、释等工作,使制度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切实解决好“牛栏关猫”的问题。要强化制度执行和法规制度意识,引导师生特别是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三是坚持质量建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结合,关键在于质量建党。要将质量管理的理念融入党建工作,紧密联系学校实际,明确党的建设各方面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保障措施,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要围绕强化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强化全校基层党组织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作用,围绕强化全校共产党员走在前列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快建立质量建党的目标体系;要细化考核标准与内容,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自我考核与上级考核、组织考核与群众考评相结合,建立质量建党的考核体系;要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媒体宣传等方式,使广大师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快建立质量建党的行为引导体系;要整合党建工作资源,狠抓基础工作,加快建立质量建党的基础支撑体系。

版权所有:安顺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