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道路上的灯塔——贵州省首位鲁迅文学奖获奖者肖江虹对母校安顺学院的回望

作者:审核发布:李尧睿 时间:2021-11-03

近日,贵州省首位鲁迅文学奖获奖者、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肖江虹在贵州省安顺市文联刊物《安顺文艺》创刊200期纪念刊上发表题为《关于安顺的文学记忆》,在文中深切回忆了自己的母校安顺学院,表达了对母校的真挚怀念与敬意。肖江虹是安顺学院(前身是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1998届毕业生,曾获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贵州省政府文艺奖等,2018年其作品《傩面》获第七届鲁迅文学中篇小说奖,根据其小说改编并担任编剧的同名电影《百鸟朝凤》获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中国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华表奖等。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在离开母校多年后能有这样的回想足见母校对其文学创作乃至人生的重要影响。


安顺师范专科学校(现安顺学院)原校门

文学梦的回望:安顺学院是文学梦的摇篮

安顺学院作为一所建校八十余年的地方高校,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挖掘区域文化特质,开展特色鲜明的文化研究。学校各个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色,进行个性化培养,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促进等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

安顺师范专科学校(现安顺学院)图书室

“安顺学院严谨的校风和大环境的浸染让我时常会用文学的视角去打量生活,逐步完成生活向文学的转化。”这是肖江虹对母校的深刻回想,他还说:“学校有文学社,叫未名文学社,大约取自不知名之意,成立于1993年。因为喜欢写作,我也成了文学社一员。”正是在中文系组建的文学社的熏染下,肖江虹以及一大批学生走上了文学之路。如引领肖江虹成为踌躇满志的文学青年的指引者——师姐姚晓英和师兄李晓。姚晓英(1982届毕业生)现为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安顺市文联主席,李晓(1979届毕业生)曾任中共安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他们是知名作家,皆为安顺学院的优秀校友。再如杨汝祥(未名文学社第一任社长,现任安顺市文联副主席、安顺市西秀区文联主席)、王继平(1994届毕业生)、梅培源(2005届毕业生)等都在文学创作领域闯出一片天地,出版多部小说、诗歌集、散文集等。可见安顺学院正是文学青年成长的摇篮。

未名文学社成立合影

成才梦的回望:安顺学院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安顺学院注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助力学生实现成才梦。安顺学院大力发扬“求真惟实,自强有为”的校风,倡导“为人师表,善教乐教”的教风,规范管理,严格教学,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

肖江虹对母校的校风回忆道:“安顺学院校风很严格,不许夜间外出,不许谈恋爱,不许东游西逛,读书成了唯一的兴趣爱好。”严格的校规校纪是成就学生的基础。杨汝祥对母校亦充满了感激之情:“中文系是我成长和成熟的重要时段,学校严肃的学风、老师们严谨的教风为我后来的教学和工作提供了榜样,提升了我的自信心,是我一路走来的强大底气。”正是在母校严格的校风管理、严谨的教风教导、好学的学风熏染之下,学生们从懵懂青年逐渐成长为栋梁之才,此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安顺文艺》作为安顺地方文艺创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其编委中有多位就是安顺学院的毕业生。学校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各类合格专业人才,毕业生大多工作在基础教育、基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为我国西南地区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培养自己的母校深怀感激,以各种方式反哺母校,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在校大学生,激励他们追逐成才之梦。

著名作家肖江虹回母校安顺学院开展讲座

灯塔的守望:安顺学院未来可期

安顺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黔江师范学校,历经黔江中学、省立安顺师范学校、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回首八十余年的办学历程,安顺学院秉承“安道乐学,顺理笃行”的校训,传承“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学风,树立“公平公正,诚实诚信”的考风,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质量优良的地方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新时代的安顺学院以立德树人为高校教育的出发点,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全面贯彻党的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宗旨。

安顺学院校训

时至今日,安顺学院已成为学生成才道路上的灯塔,照亮了学生的人生理想,

指引着学生筑梦前行。古诗有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安院学子定能乘风破浪,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文字:伍微微)


《关于安顺的文学记忆》全文:

前些日子接到姚晓英师姐电话,让我给《安顺文艺》写几句话。不敢推,作为一个曾经的安顺人,于情于理于法,没话找话也得说一说。

1995年,我在安顺学院读书,那时候还叫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那之前,我的老家修文县还属于安顺地区管辖,我是修文考入安顺学院的最后一届学生,算是句号。

那时候安顺学院校风很严,不许夜间外出,不许谈恋爱,不许东游西逛,读书成了唯一的兴趣爱好。学校有文学社,叫未名文学社,大约取自不知名之意,成立于1993年。因为喜欢写作,我也成了文学社一员,社长好像是93中文的李择红师兄,绝对的风云人物,高大帅气,才气逼人,惹得一众学妹望眼欲穿。文学社偶尔会有活动,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请来了已经毕业且成名成家的师兄师姐搞座谈,其中一个叫姚晓英,一个叫李晓,听说皆能笔下生花,遂以为偶像。多年后读到晓英师姐的小说和李晓师兄的散文,多有教益。但最神奇的还是那次座谈,听完师姐师兄们的文学布道,瞬间踌躇满志,热血满腔。

于是宿舍灯下开始写字,磕磕绊绊写了一堆,总觉粗鄙,义无反顾从图书馆抱回大摞大摞的书开始读,文学的,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读得天昏地暗,晚上寝室关灯了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还在读。因为穷买不起书,对书又有极大的占有欲,于是开始从学校阅览室偷书,前后偷了一百多册,硬生生把贵州人民出版社一套古籍今译偷全了,算是人生最成功的一次运作。现在想想,实在对不起母校。等日后发达,一定买上几捆书还回去。

第一篇作品发表在老家修文的报纸上,小小说,一千字上下,老主编陈新国先生读完兴奋异常,副刊头条编发,还配了个编者按,那段编者按我至今还能全文背诵。

多年后我对晓英师姐说安顺浓郁的文学氛围促成了我今天一直走在写作这条路上。这是真话,安顺学院严谨的校风和大环境的浸染让我时常会用文学的视角去打量生活,逐步完成生活向文学的转化。

说远了,还是说说《安顺文艺》。

这些年一直都能收到培源寄来的杂志,闲暇时候也会读一读,那些或隽永、或清秀、或沉雄、或婉约的文字背后的那些面孔,也逐渐熟悉起来。除了早就熟识的姚晓英师姐,还有张麟、丁杰、梅培源、李天斌、杨汝祥、卓文江、尹文武等等等等,生活中都是很好的朋友,除了个别酒量差的,大家都会经常联络。特别是文武,调到贵阳工作后,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喝上一场。得益于安顺文学长期的滋养,文武这两年仿佛进入了“甩籽期”,好东西一个接着一个,《十月》《人民文学》不断露脸,作品还被《思南文学选刊》等选载,已然下笔成趣,胸有丘壑。最近还有个关岭县的田兴家,出手就极具气象,前途实在可期。

安顺这片曾经滋养过我的土地,在文学上正带给我们不断的惊喜。

如今,去各地做文学讲座,特别是去高校做文学讲座,都会要求自己真诚一点,坦率一点,因为,下面可能有双满含渴求的眼睛正目不转睛看着自己,就如二十多年前在安顺学院未名文学社社员和知名作家的座谈会上,西边角落里坐着的那个叫肖江虹的文学爱好者。(作者:肖江虹  《安顺文艺》创刊200期纪念)

版权所有:安顺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