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届明代屯堡学术研讨会会场
2025年8月22日至24日,第三届明代屯堡学术研讨会在安顺学院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明史学会、安顺学院主办,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安顺学院旅游学院承办,安顺市社科联协办。来自安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安顺市社科联、中国明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北传媒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贵州民族大学等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近70人参会。本次研讨会通过主旨发言、分组发言 、实地考察等形式,围绕“明代卫所与屯堡研究”,开展交流与研讨。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助推贵州“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的目标定位,发挥高校智慧力量,进一步开展贵州“四大文化工程”的学术研究,持续推动屯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推动安顺学院“文旅”特色学科建设,服务学校更名转型发展。
8月23日上午,研讨会正式举行。开幕式由安顺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会长杜志明主持。
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张定贵在致辞中表示,屯堡,是明代卫所制度在西南边疆播下种子、传续至今的深邃历史文化场域,是明清以来国家治理、军事防御、民族迁徙、文化交融的独特见证。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团结国内外相关学者,搭建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凝聚更强大的研究合力,共同守护好、研究好、阐释好、利用好屯堡文化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安顺学院校长曾丽在致辞中指出,安顺学院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依托屯堡文化研究中心,整合校内外资源,致力于推动屯堡文化研究的深化,探索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努力服务地方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同时,也为学校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强大动力。
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首席专家毛佩琦在讲话中指出,屯堡文化持续几百年,有着鲜明的文化特点,期待在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们的努力下,屯堡文化研究取得更大的成果,由此更好地助力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的推进。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高寿仙在讲话中表示,研究屯堡文化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担当,让我们以学术为桥,以文化为媒,共同书写屯堡文化研究的新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深厚的文化动力。
在上午的主旨发言中,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刘婷玉,安顺学院省级人文社科基地主任、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秘书长孟凡松,河北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刘文炯,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副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副秘书长陈文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蒋俊,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牛传彪,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乔玉红,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讲师任柳,分别围绕“西南、中南和东南的卫所移民与明代边疆民族融合的三条道路”“论中国屯堡史研究的基本问题”“军事规划与政治隐喻——廖永忠营建蔚州卫城的双重维度”“明代湘黔边区军防空间形态演变与族群交互”“论甘肃屯堡遗存与江淮移民的关系——以明代洮州卫为例”“明代东南沿海卫所的辖地与人口状态”“明代贵州军户女性的历史书写与身份建构——基于弘治、嘉靖、万历三部贵州通志的考察”“军事流动与制度调适:明代云南卫所职役调征贵州军功晋升机制”进行了分享与研讨。八位嘉宾聚焦明代卫所与屯堡研究,阐述研究成果、分享调研经验,为屯堡文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实践路径,也为屯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模式。
8月23日下午,两个小组发言分别进行。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屯堡与明代移民及民族融合研究”“明代卫所、屯堡与军事制度研究”的专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通过多角度、多学科的阐释与分享,展现了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时代内涵,拓宽了屯堡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为进一步开展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的学术研究贡献了智慧力量。
在8月23日下午的闭幕式上,两个小组发言的代表分别做研究总结,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张金奎做大会学术总结。安顺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会长杜志明在闭幕式致辞中指出,屯堡文化是承载着宏大国家战略,具有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重大时代价值的文化瑰宝,安顺学院将持续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勇担时代使命,继续做好屯堡文化的各项研究工作,让屯堡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8月24日,与会嘉宾前往安顺市西秀区的雷屯、章庄村、本寨等三个屯堡文化核心村落实地考察,现场感受屯堡文化的丰富内涵与传承发展。(文/图:宣传部 王艺霖/屯研中心 李立洪)

安顺学院校长曾丽致辞

安顺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会长杜志明主持开幕式

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张定贵致辞

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首席专家毛佩琦作讲话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高寿仙作讲话

与会人员合影
一审:蒋欣原
二审:白 波
三审:伍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