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广州市反诈中心了解到,11月以来,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受理的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临近年底,骗子冲“业绩”的节奏加快,即使周末也没半刻消停。从反诈中心监测的数据来看,11月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突出类别依次为网络诈骗、电话诈骗和短信诈骗,其中网络诈骗占比最高,达56.7%,电话诈骗占36.2%,短信诈骗占7.1%。
近期,网络诈骗类比较突出的诈骗手法有:虚假信息占15.9%,购物交易占14.2%,招聘求职占10.8%,盗号(仿号)占7.7%。
盗号(仿号)诈骗虽然占比不高,但骗子利用盗(仿)QQ、微信头像后冒充领导、亲朋好友要求代付、借钱、交罚金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公司财务人员一旦被骗,损失金额多是上万甚至几十万元。
被骗用毛巾盖屏幕转账
如11月10日反诈中心接到事主贾某报警,称其于10月21日接到冒充网络安全中心的诈骗电话,对方称其个人信息被盗用于洗黑钱,将电话转接到某市公安局,要求其自证清白。事主连续多日按对方指引,将名下资金归集到新开的个人银行账号,并开通U盾,将银行卡号和密码告知对方,然后登录网上银行并插好U盾,对方以资金审查过程涉密为由,要求事主用白毛巾盖住电脑屏幕,其间事主多次在自己手中的U盾上按“OK”键,最终被对方转走70万元,两个多星期后才醒悟被骗而报警。
诱骗事主借贷后转账
双11前后,冒充各类网购平台客服的诈骗电话也层出不穷。如11月5日,事主黄先生接到自称某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声称由于事主信用度良好,将其列入VIP客户,购物可享受7~9折优惠,但同时每月需扣除500元会费,询问其是否保留。事主否定后,“客服人员”热情地为事主申请退办,并转接到某银行客服。接下来“银行客服人员”以需取消事主捆绑网购平台银行账户的VIP为由,一一询问了事主的身份证号、姓名、银行卡号、余额,并迅速在某网络借贷平台以事主名义贷款,然后以验证身份为由,诱骗事主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超出其账户余额的金额,而此时对方已将借贷的款项打入事主账号。事主操作转账后收到银行短信,才醒悟自己实施了有效的转账操作,被骗3万元。
验证码怎么随便给人
短信诈骗类主要表现为业务通知、冒充关系人等手法。业务通知的诈骗名目繁多,诸如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过期重新办理、积分兑换、中奖、机票改签等等。如事主曾先生遇到了这种情况:11月5日上午,事主收到短信,称其某银行信用卡因还款逾期将被冻结。事主致电短信内的客服电话,对方称需验证事主还款能力,让事主提供一张有余额的银行卡号及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事主提供验证码后,发现卡内22000元被骗子在某平台直接消费了。
提醒:防骗认准五点
广州市反诈中心提醒您:防诈骗,“五个凡是”请牢记:
一、凡是自称网购平台客服,以退款退货、误入批发客户、提升借贷额度等为由,要求您点击网址链接、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转账验证的,都是诈骗电话!
二、凡是自称快递、保险、运营商、银行等客服人员,声称您个人信息泄露并涉案,主动帮助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诈骗电话!
三、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要求您自证清白、绝对保密、电话笔录、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查看“通缉令”的,都是骗子!
四、凡是接到亲朋好友声称突发疾病、遭遇车祸、领导要求送红包、学校要交培训费等电话或短信,务必保持清醒头脑。
五、凡是来路不明的网址链接、非官方软件程序,不要随意点击下载,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记者 李栋 通讯员 张利华、张毅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