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新闻动态理论学习思政教学先进典型校园文化政策文件
网站首页通知公告在线学习思政研究实践育人法治教育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思政网首页 > 政策文件 > 正文
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05]10号)
2017年05月30日 15:09   审核人:

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

黔党发[2005]10

(200558)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1.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目前,我省现有在校大学生近30万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富民兴黔事业宏伟目标,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和高等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积极进展。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胸怀远大理想,勇于自立自强,富于探索精神,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3.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的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精神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在我省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观念和意识、体制和机制、内容和形式、方法和手段、途径和阵地、队伍和投入等方面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与形势发展还不适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4.中央确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这一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全面贯彻到工作中去。

5.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2)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3)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4)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5)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6)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6.加强和改进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7.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按照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新部署,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新建2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力争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高等学校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学科建设,在政策和经费上予以保障。充分发挥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组织的作用,加强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指导。改进教学和考试方法,加强教学科研,改善教学手段,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检查评估机制,针对高等学校的不同类别,制定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指标,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教学评估。成立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按照教育部教学新大纲,组织教材编写队伍编写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加强对教材的管理,高等学校要使用教育部编写、推荐或省组织编写的正版教材,禁止使用自编和盗版教材。

8.加强高等学校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建立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省、地党政有关负责同志每年要为大学生作形势报告,高等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至少为本校学生作一场形势报告。学校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紧密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要制定教学计划、落实课时、计算学分、强化管理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部署每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组织落实教师培训。

9.发挥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教育引导和释疑解惑工作,真正做到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要强化管理,增加投入,加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10.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培训,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一言一行和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切实加强教材管理,在讲台上和教材中不得散布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

四、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1.深入开展社会实践。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规定学时和学分,切实将社会实践的要求落实到各相关部门、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并在教学经费中给予专项保障。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建设一批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继续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地方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根据不同学科、年级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军政训练、专业实习、勤工助学、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

12.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高等学校要结合实际,每年组织开展“科技文化月”活动。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切实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社团文化和园区文化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适应学生活动需要的多功能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的建设,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以及文艺演出、展览、电影放映的管理,建立校内学术、文化、艺术活动审批制度,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坚决抵制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广泛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活动,禁止在学校传播宗教。

13.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省委教育工委重点支持建设23个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示范网站。要强化网上道德教育,规范上网行为。要运用技术、行政、法律手段加强网络管理,落实校园网信息安全责任和控制措施,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校园内的营业性网吧或变相网吧。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主动建设、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技术业务强、熟悉学生上网特点的网络管理工作队伍。

1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门机构,提供办公场所和必要经费,按一定比例配足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省直高等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要按130004000配备,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各高等学校要结合实际,至少开设一门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做好大学新生心理测试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预警机制。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教师的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培训,依托有关高等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骨干教师培训中心,定期开展全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骨干教师培训。

15.努力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切实做好对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按新机制运行,继续完善和开展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等工作。从2005年起,省政府每年拨专项经费600万元设立“高等学校困难学生助学奖学专项资金”,每年奖励200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各市(州、地)要根据所属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实际,相应建立“高等学校困难学生助学奖学专项资金”。高等学校要按有关规定落实专项资金,足额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绝不能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配足专职人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县以上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领导协调机构或联席会议制度,各级人事、劳动部门要密切配合,为大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高等学校要深化改革,根据我省产业结构调整设置专业,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到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高等学校要坚持为大学生办实事,深化学校管理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帮助学生成才、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的大学生服务体系。要从关心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学生反映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抓起,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和活动中心的管理,不断满足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合理需求,在服务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五、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6.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等学校要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坚持和完善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标准和程序,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把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在校大学生党员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在整体上有较大幅度提高。加强对团员的培养教育,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的工作。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早期培养,加强制度建设,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选拔优秀学生辅导员和青年教师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建立学生党员联系学生班级、学生公寓和学生制度。不断丰富学生党支部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加强高等学校党校建设。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高度重视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17.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坚持党建带团建,切实抓好团组织建设,保证团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普通高等学校团委要配备专职共青团干部,在校学生数在10000人以下的学校,校团委专职团干部编制不得少于5人;10000人至25000人的学校,不得少于9人;25000人以上的学校,不得少于12人,分校区较多的学校,还应酌情增加;院系团委(总支)专职团干部编制定额一般为12人,所需编制在该校总编制中解决。要把团的建设作为高等学校党建的重要任务,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选拔优秀青年党员教师做团的工作。高等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学生会、研究生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共青团指导下,依托班级、学生社团,结合大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选配优秀学生党员或优秀团员担任团支部和班委会的负责人。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教学场所、活动中心、学生公寓(园区)、校园网络的管理和服务,不断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六、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8.加强高等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到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进修,重视组织和吸收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支持和鼓励党政干部提高学历层次。要将选拔优秀党政干部出国进修培训,列入公派出国留学、培训计划。完善学校、院(系、部)两级学生工作领导机制和机构设置,合理配备人员。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评审办法,解决好他们的教师职务聘任和待遇问题。建立专项评优奖励制度,坚持定期评比表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19.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采取选送培养和依托有关高等学校建立培训基地开展培训,重点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制度,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纳入学校公派外出学习考察计划。研究制定《组织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实施意见》,开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培养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体制,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实行重点研究项目招投标制度,积极组织开展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促进成果转化。

20.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高等学校要根据需要,配足、配好辅导员、班主任。专职辅导员应按1200的师生比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可按实际需要,从本校免试推荐的硕士生中择优选聘专职辅导员,专职从事辅导员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攻读硕士学位;从退休老同志和优秀教师及品学兼优的党员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中,聘任适量的兼职辅导员。对专职、兼职辅导员,要严格岗前培训,抓好在岗培训。要为每个班级选拔配备1名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兼职班主任。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辅导员、班主任,完善辅导员、班主任考核和表彰奖励办法,在职称评定、干部聘任和待遇等方面向辅导员、班主任适当倾斜。高等学校要将辅导员、班主任的生活待遇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切实做到与教学人员同等待遇。鼓励中青年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班主任。选拔推荐一批优秀人员免试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学成后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托有关高等学校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基地,对全省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把优秀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学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对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不适合做辅导员、班主任的人员,要调整调离。

21.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要制定和实施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规范师德考核与评议工作,使师德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高等学校要专门研究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细则》,扎扎实实地开展师德考核与评议工作。建立教师师德奖惩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评比表彰、职务评聘、年度考核、提薪晋职、培训学习的重要依据。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一把手负总责,落实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师德建设和教师管理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将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纳入学校文明单位创建和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七、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22.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新闻媒体与高等学校联系沟通机制,切实加强新闻舆论引导。新闻、出版、影视、文化等部门,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时宣传报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推出和推荐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作品。省市党报要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力度,适时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版或专栏,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要一律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票。省里每三年举办一次大学生艺术节,每四年举行一次大学生运动会。文化、教育等部门,要积极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依法加强对各类网站的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

23.各级党委、政府要为高等学校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要把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结合城市改造和社区建设搞好规划,加强综合治理。要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内安全防范体系,有效防止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不断提高对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及处置能力。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乡镇、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基层组织,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主动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高等学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大学生家庭、社会各界联系沟通的机制,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八、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24.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省上下共同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建立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委、省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主持,负责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每年专题研究全省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2次。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委教育工委。各市(州、地)党委、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构或联席会议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负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5.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等学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制订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校长要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学校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切实完成相应任务。学校基层党团组织要认真履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实到实处。

26.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工作。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合理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项目,并列入预算。高等学校要以不低于同年政府拨给的事业费和收缴的学费总额的2%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并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长同步增长。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场所和设施建设列入学校基本建设总体规划,不断改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条件,优化工作手段。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机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估,各高等学校负责对本校各院(系)、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定期进行评估检查。

27.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社科联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列入哲学社会科学整体规划,组织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推出一批有价值的成果,推进成果转化和运用,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的自身建设,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工作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隐私说明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安顺学院党委宣传部

当前在线人数 0